很多时候,我们迟迟无法开始行动,有的人说自己有“拖延症”,把大部分的时间浪费在焦虑、纠结上。西方有一句谚语叫“Waiting for life is waiting for death”。 等待生命就是在等待死亡,与其纠结、拖延,不如立刻行动。
本书的作者古典在一次从深圳飞往北京的飞机上,遇到一个女生。她在前一年时想要考研,却差了三分没考上,正巧,当时遇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,她就接受了。今年,她一直在纠结自己要不要二战,继续考研。但是害怕准备了却考不上,浪费时间也耽误工作;不考呢,因为是自己非常喜欢的专业,会觉得不甘心。就这样子,她纠结了半年时间,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做。
古典就问她:“你每天花多少时间学习?”
女生说:“去年我每天大概花4个小时学习,学了3个月,考试前一周突击了一下。”
古典又问她:“那你现在每天花多长时间烦恼要不要继续考研这件事?”
女生说:“每天都在想,过去的6个月时间,上班、下班都在纠结,烦死了。”
古典说:“如果你用烦恼、纠结的时间去学习,有没有可能早就通过考研了?反正都要花时间,与其花时间郁闷、纠结,不如花时间学习。就算最后没考过,那也学到了很多东西,比你把时间用来烦恼要好得多!”
花时间去烦恼,我们付出的是等待成本;花时间去尝试,我们付出的是穿越成本。假设这个女生每天烦恼的时间有5个小时,6个月的时间,她的等待成本是900个小时。而她去年准备考研的时间,每天4个小时,坚持3个月,最后一周的突击就算每天20小时,一共7天,加在一起她的穿越成本是500小时。
也就是说,她付出的等待成本是穿越成本的1.8倍!从时间上来看,如果她把原来浪费的900个小时用来准备考研,可能两个研究生都考上了。
这个女生陷入的心智模式是这样的:越等待,越没有时间和信心;越没有时间和信心,就越不敢考研。
当一个人等待与拖延花费的成本,远远大于他真正开始行动所需要的成本时,他就会慢慢陷入越等待越拖延、不去行动的怪圈。作者古典把这个怪圈称为“等死模式”。
我们用等待成本和穿越成本的方法,再去分析一个生活里常见的问题,就是到底要不要向一个人告白。
不敢告白呢,等待时付出的成本有:焦虑、着急,既想打破现在的关系,又怕说出来最后连朋友都做不成;而这种纠结、焦虑感会反过来影响两个人的相处,变得别别扭扭,甚至双方的感情因此降温;而且,如果对方本来对你有好感,看到你这种冷淡、别扭的态度,以为自己没有机会,就主动放弃了。
而大声说出自己的感受,付出的穿越成本有:一旦说出去,内心的纠结、不安就自动消失了;而且,告白有可能成功;如果没成功,对方没有答应,你还可以继续告白、不停追求对方。
穿越在短期内也许会很痛苦,但是等死往往会带来更大的损失。《战胜拖拉》的作者尼尔·菲奥里在书中写到:“我们真正的痛苦,来自于因耽误而产生的持续的焦虑,来自于因最后时刻所完成项目质量之低劣而产生的负罪感,还来自于因为失去人生中许多机会而产生的深深的悔恨。”
与其在等待中枯萎,不如在行动中绽放。
作者古典有个朋友,听说他做过新东方的老师,就嚷嚷着让古典教她英语,但是古典一直没有时间。突然某一天,这个朋友打电话给古典,说:“我开始学习英语啦!”古典自然说:“恭喜恭喜!那么你背了多少单词、记了多少句子啦?”朋友说:“还没有,但我办了一张培训机构的年卡。”这个意思就是,接下来一年的英语就会很好啦。
这种类似的故事还有许多版本,什么健身中心版、瑜伽版、减肥版、跑步版……所有的版本都差不多,有一个共同的特征:一咬牙给自己制定了一个长期的目标,然后享受几天制定目标带来的幻觉,好像自己有所改变、进步,然后过着和前一天没有任何变化的生活。
我们买书,可能并没有真正看完,甚至连几页都没有看过,但是却有种幻觉:自己已经拥有了其中的知识。我们报名一门微课,其实根本不会去听课,只是报了名、交了钱,但是却有种幻觉:自己已经掌握微课里介绍的方法、技巧,变得跟讲课的老师一样有能力。
把开始当成结果,提前享受好结果的幻觉,这是大部分人都有的心智模式,古典把这种心智模式称为”开始爱好者“。
“开始爱好者“最喜欢的事情,就是制定计划。计划越长远越好,课程费越贵越好,因为这代表着一个良好的开始。而”开始爱好者“最讨厌的事情就是落实计划,因为落实计划的难度超出制定计划太多了。所以,他们往往用制定另一个计划代替落实行动。看似好像很有行动力,实际上,他们根本没有做任何有效的事情。
如何避免这种自娱自乐却没有任何实效的行动呢?
在这里作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,去参加他的培训工作坊的学生,会接到一个奇怪的规定。就是,在上完工作坊的7天之内不要做出任何重大的决定。很多学生不理解,偷偷做出了重大决定,但在3个月后都后悔不已。因为,在刚刚上完工作坊,情绪非常高昂、激动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,往往很难坚持做下去。
如果你真的想要做成一件事情,让自己能够坚持长期行动,那一定要让自己等一等,等两次、三次,当激情被消耗后,你还有非常强烈的意愿想要做一件事情时,你的行动才能有一个好的结果。
花费你的一部分过去,去购买一个未来,那就是一个开始的价值。
今天的共读跟大家分享了两个有效行动的方法。第一个方法是通过计算”等待成本“和”穿越成本“,帮助大家破除拖延、纠结,立刻做出行动。第二个方法是跳出”开始爱好者“的陷阱,避免自己用制定计划的幻觉代替实际的长期行动。
希望大家能把这两个方法应用到实际的生活、工作和学习中。
摘自《思维里的墙》